商业模式研究所网 欢迎您,今天是
快讯
搜索:
当前位置:国研智汇网 >> 新闻中心 >> 政经要闻 >> 浏览文章

2015中国金融投资发展论坛(上午直播)

时间:2015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商业模式研究网  点击:   【字体:

主题:新常态下金融改革与创新
2015中国金融投资发展论坛(网络直播)

第一单元主旨演讲


时间:2015年9月28日下午(9:00-11:30)

地点:北京开元酒店三层开元厅
图文直播:和讯网、金牌服务网、中国品牌传播网、商研网

嘉宾主持:朱柯锦  中国品牌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主持人
演讲嘉宾: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演讲嘉宾:王小广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演讲嘉宾:韩家平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   

演讲嘉宾:张水志  财行家北京商务顾问有限公司CEO

演讲嘉宾:董秀生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首席风险控制专家
          

直播文字:

朱柯锦:尊敬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场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谢谢,我是中国品牌传播研究中心首席主持人朱柯锦,非常荣幸在这里和大家相遇、相识,在此我非常荣幸代表我们的组委会,对各位的领导和各位的来宾到来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次论坛大会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业模式研究所、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中国贸易报社、中国联合上报社、亚太卫视等共同主办,今天我们相聚在北京,为大会的召开奏响序曲,我们将围绕新常态下改革金融的创新进行探讨,我宣布2015中国金融投资发展论坛大会现在正式开始。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多家媒体记者们的支持,他们分别是。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第一财经、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企业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贸易报、金融时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质量报、香港文汇报、科技日报等,再次我们用热烈地掌声对各位媒体的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对到会的记者表示衷心地欢迎。谢谢各位。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之年,是“十三五”纲要编制的之年,这一年中国经济经历增加中实现转型。在新常态下这个经济发展大趋势,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因时而动,积极有为,成为每一个企业的必修课。今天的论坛峰会紧扣主题,以金融创新思路与发展,实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如何共舞,品牌与资本同行,互联网与金融深度分化为深议题,探讨中国经济的趋势,我相信这必将是金融投资行业的新的风向标,接下来我们进行本次大会的第一项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所长进行演讲,我们掌声有请。

    

    张承惠: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2015中国金融投资发展论坛,而且我觉得今天这个主题特别好就是在讲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创新问题,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的改革创新,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使金融能够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今天时间关系,就不讲金融创新了,我讲讲金融改革的问题。

    主要讲两点,第一点是谈一下金融目前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情况,我觉得这是一个为大家都能看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中国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是研究脱节的,而且这种情况还在加大。我知道现在企业融资难,融资难、融资贵是说了很多年的问题。随着经济增速的不断下行,金融风险的曝露,现在不仅是企业融资难,银行贷款难也出现了。融资难和难贷款两个现象同时存在,证明什么?证明了我们的金融和实体经济彼此之间不太相融。实体经济不能提供金融,特别是银行所需要的客户,在银行看来,这个找不到优质的客户,实体经济又感觉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为他们提供,能够符合现实需求的金融服务。

    这种情况根本在金融体系,因为金融天生生下来这个体系诞生,天职就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特别是在新常态下,中国也好,全球也好,现在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果说用简单的两个词来表现的话,就是大分化、大变革,国际上是这样,国际上的经济大家可以看到,呈现一种严重分化的这么一种态势。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内部、新兴国家内部都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当前的国际经济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金融秩序都面临一个大变革。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对实体经济来说,就是说我们怎么样来适应这个国际贸易体系重组的变化,而且产业分工合作进一步分化,就是国际、国内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提升价值链,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这个方向去转变,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要适应这种价值链,创造价值链的提升,产业分工、重组这么一种过程。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这种资源需要重新排列组合,这个大分化大变革的背景下,我相信我们的产业转型,我们经济结构升级意味着各种资源需要重新组合。回到我们的新常态以及未来的“十三五”,我们也知道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在强调什么,强调创新。创新是什么?是为中国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增长的动力,我们老的动力消失了,我们需要新的动力,为了适应这种创新,这种促进经济增长的动能的转换,需要我们金融做什么?就是金融还是说到底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我想在适应创新的过程中,这里讲金融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第一个问题,表现就是双方的资金的供求关系不能够更好地吻合。落实到未来的我们的“十三五”时期,我们中国经济转型上,第一点就是产业升级的问题。就是我讲到价值链提升的是一个全球的趋势,那么对中国来说,产业升级意味着各项资源需要重新组合,需要加快创新。但是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不能够适应创新需求的。因为从创新的这种特质、特性来看,更多是需要借助金融服务。很难设想,银行用老百姓的贷款去为一些高风险的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这是不科学、不合理、不安全的。

    因为银行毕竟只有10%的钱是自己的,90%的钱是客户的。他拿到客户的钱去做高风险的信贷活动,这是一种有违银行最基本的经营准则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怎么办?要发展直接金融,通过这个直接金融体系,来为各种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但是我们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间接金融暂时体。大体间接金融的融资结构还在85%左右,只有15%左右是直接融资市场提供的服务。

    再一个不适应创新意味着什么,我们看到现在在广东也好、浙江也好,很多的企业大量的创新的结果就是发展一些自动化的机器,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这种机器结果是什么?替代了人,机器替人。我记得看到一篇报道有一个记者去看,有一个企业在大力度更新他的这个生产设备,然后记者就问这个企业家,你设备更新以后你会增加多少用工呢?企业家回答他,我一个都不增加,甚至可能还要减少,这就是机器代替人的过程。

    那么机器代替人之后,中国尽管劳动力的红利这个时期已经结束了,我们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力,如果说随着企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有大量的企业破产或者兼并重组,我们一定带来劳动力过剩的结果,就会带来就业的问题。其实中国政府为什么长期以来,前几年记得要保八,现在争取7%,这两年争取7%,但是明年肯定不是7%了增速,一个前提经过测算七八的增速可以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大量的劳动力没有工作岗位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就业问题,随着各项资源的重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设备的更新改造、我们机器替代人的一定会到来,这个产生过剩的劳动力怎么办?这个我们需要什么,需要接下来国务院领导一直在强调的,双创中的另外一创,除了创新还有创业。

    创业是什么?创业是大量的小微企业产生大量的小微企业,而且要大力的小微企业是集中在服务业,对金融体系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金融服务要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为服务业服务。但是中国的现有的金融体系是长期以来形成于工业和时代的大工业时代的金融体系,我们的银行也好、证券公司也好、保险公司也好,往往习惯于为大型的工业企业服务,不太善于为小微的,尤其是服务业的非工业、非制造业的企业服务,这也需要工作的金融体系加快转型。我是说在产业升级这个领域,我们的金融和实体经济是脱节的,需要加快进行金融的转型。

    另外一个角度是从资本输出的角度,我们知道中国已经经历了一个正在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我们经历一个资本严重匮乏的时代,但是现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成为一个资本相对供应的国家,很多大家都走过的道路,这个大家都知道,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带一路这个大战略,我们最早的资本输出是企业转型,开拓海外市场,然后走出去什么?去获得海外的重要的资源,比如说石油、天然气还有一些木材等等这样一些生产资料,那么再走出去,随着这样一些商品走出去、企业走出去,那么我们金融机构是要跟随企业走出去,金融机构跟随企业走出去,需要我们中国的金融体系提升我们的海外的金融服务能力。特别是要适应海外对海外市场要有充分的适应性。

    但是从现在中国金融体系的状况来看,这一点看来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9月份到美国去,到美国去曾经和一个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一个中国人,也是做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的人有过深入地交谈,他说中国的银行现在非常不适应美国的市场。为什么不适应美国市场,在中国这种监管环境之下,非常熟悉的监管环境的经营环境,到美国去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比如说美国其实我们宣传了很久的巴塞尔协议三,有些监管指标甚至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但是美国对巴三目前也没有做到,也不在意这个巴三,他在运行自己的一套监管体系,美国注重什么?美国的监管注重反洗钱,加强透明度,反腐败,反这个资金的转移,他侧重的是这个。但是我们的金融机构特别不适应,因为我们适应的是规规矩矩按照这个资本输出率,规规矩矩给的框架做运营,我们是23号,就是美国有一个报告,美国一个联邦的法官,24号裁定中国银行藐视法庭,藐视法庭什么藐视,没有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奢侈品的帐户交易记录,这个事情中国银行不习惯?客户的信息是要保密的,我为什么要给你美国的法院提供这样的信息呢?结果他这个法官就说,要对这个中国银行的处罚的数额要十分巨大,才能够让他对违反法庭指令的事情三思而后行,这个事情我想是一个开端,以后恐怕还有很多的事情,中国的金融机构不适应国外这样的发展环境。

    还有我们现在随着企业走出去,以及人民币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那么需要我们的金融机构有更强的服务能力,但是我们的走出去四大行,因为有先天的便利条件,规模又大,资本又充足等等,所以通常走出去这四大家。我昨天晚上花了一点时间,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2014年的年报查了一遍,查了一遍的结果给大家说一下,我们四大行都走出去了,在海外设了很多网点,这个境外的利润占全部利润的比重是多少?是7.7%。如果把港澳台的利润比重扣掉之后,除了港澳台之后是4.3,营业收入,境外的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是6%,而海外资产配置占全部的资产比重是11.5%。从这几个数据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境外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是何等低下。

    首先境外资产的比重是11.5%,但是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占比只有4%到6%,配置大量的资产但是收入的比重是很低,只有它资产的一半左右,说明资产运用的效率是不高的。第二点特别是我们的几大银行都是想成为跨国银行、国际上实力最强的银行,我们目前四大银行都在全球前十大行列之内,工行几乎是市值第一大银行,但是这样的跨国银行,海外收入的比重只有5%到6%,何等之低。我们去看花旗也好、汇丰也好,这些著名的跨国银行通常在海外市场收入和利润占比超过50%,这从数字说明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都是不够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全面地说,只是从这两点来看,金融和实体经济脱节非常严重的,我们看和走出去的企业家问他们,你们感到这个金融服务怎么样?他说金融服务几乎是跟不上的。我们看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引进外资的时候大量的外资企业进来之后后面跟的都是外资的金融机构,我们没有跟上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个我想说的就是更好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前提是要深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我这里不讲,创新是另外一大块,没有时间讲。第一点我想讲,主要讲两点,第一点我认为需要下决心推进对主体金融机构的改革。从过去的改革轨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或者是改革的范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开始,农村是一个完全没有覆盖的领域,或者受行政管制相对比较弱的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外的领域。我们过去几十年的改革经验都是从体制外入手,然后对体制内形成一个压力,倒逼体制内的改革。在金融体制改革,在过去几年,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思维逻辑,我们也是试图从金融体系外的来进行一些突破,比如说成立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保理公司等等,大量非金融机构,但是是类金融机构在做金融业务,通过这样一些现在又在主张成立,包括媒体都在宣传,成立民营银行。这种体制外的改革不能说没有作用,有很大特别是服务于小微企业还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不触动主体、传统的金融体系,我觉得不能解决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

    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的体量太大,我们现在商业银行,这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180万,如果民营银行大家都说开放民营银行,银监会一定放开管制,民营银行是什么概念?比如一家民营银行资本金20亿,成立一百家是多少?2000亿。2000亿按照这个资本充足率10%左右,放大10倍。那也就是2万一,2万亿和180万亿能成什么压力吗?而且我相信民营银行不到一百家风险节出来了,台湾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放开了民营银行的准入,每几年台湾的监管部门焦头烂额,处置不良的银行让银行倒闭重组,所以要不到一百家民营银行,中国金融风险就出现了,这是要加快主体金融机构的改革,主体金融机构的改革,现在有几个纬度,从我们现在金融改革这个轨迹来看,我们的首先是要创造一个为金融机构更好的进行实现经常的外部环境,比如放开利率管制,现在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了,名义上利率市场化,我不敢讲,中国利率市场化没有十年是实现不了,但是至少利率管制放开,而且金融机构的准入也放松,很多行政管制在放松,这块外部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还是比较快,而且大量的新型的机构,包括互联网金融都在对传统的金融机构构成竞争压力,逼这些金融机构要改善自己的金融服务,把重心往下沉。

    第二个纬度就是外部治理,外部治理的主要是什么?第一个破产,就是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金融机构要允许破产,不再让这个国家信用对它提供无限的担保。还有一个就是金融商品的违约,也是不要再对他提供无限的担保。我们现在金融商品违约的事情还是受到控制。比如说某一个地方债、企业债违约了,这个时候看到的结果是什么,不是投资人承受损失,而是在地方机构、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或者找一个第三方来解决这个偿还的问题,或者找一个通过其他的渠道,总之解决这个债券不能按期偿还,大体是这种现状,这种现状意味着什么,意味国家作用在起作用,隐性担保还在起作用。我们市场从债券市场角度来说,如果没有真正的市场化的违约,债券市场的定价是没法做,债券是靠违约率来做的,没有一个真实的违约率这个价格不准确,价格不准确,债券市场不可能市场化运作的,这个外部的治理我觉得是慢于外部竞争环境变化。

    第三个是内部治理,内部治理比外部治理还要慢,现在国有控股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总体上说,我认为国有股的比重偏高,公司治理不规范,我曾经写过文章,现在基本上从银行来说,就是董事长老大、行长老二,这不是一个规范的公司治理。董事会和监管经营层要分割,董事会是明确我们的战略方针,经营层去有相当的自主权去经营,现在董事会和高管、经营层完全是融合的,所以我们的公司治理是不清晰的,我们很多的,特别大型的金融机构,一定程度上还是承担着职能,我们高管的目标也不是为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服务,因为还有行政化,很多高管是行政任命,追求的目标是行政级别的提升,这个是主体金融机构下大力气推进。我的判断现在内部治理的改革推进慢于外部的治理改革,外部治理的推进慢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大体这么一个变化状态。

    我再讲三分钟,就是金融尽管体制改革,最近把一行三会改成一行三局,大家都看到,目前这个金融监管的体制不够合理的,协调性不够,存在监管空白,存在监管过度,等等这些问题都存在着,所以以前大家不愿意触及监管架构的调整,现在有很多学术界的人在非常激动地,非常强烈地要求中国金融监管架构要改革,但是我觉得监管体制的改革,恐怕不仅仅是一个一行三会机构的调整变动,至少要关系到三个层面,第一个监管理念要变,如果监管理念不改,我们把机构合并也好,分开也好其实没有实质的变化,不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清楚,还是按照原来传统管金融机构的方式,监管的话一行三局也一样,监管理念不调整,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第二点是监管的工具和监管的方法随着理念改变而改变,我们现在的监管工具也好,监管方法也好,很多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外学来的,但是我们还说过八三,欧洲没有做到,美国没有做到,中国筛先做到是,是不是咱们超前了,还是怎么着了,对这些问题需要反思,我们究竟用什么样的监管工具,什么样的监管方法,才能更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发展的现实,这个我觉得还需要深入地研究,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第三个才是机构的调整,当然我也认为机构调整不需要至少目前很弱一点就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非常弱的,尽管一行三会都有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但是我不知道在座各位应该都可以算得上金融消费者,你们能找得到这些保护局吗?你们能听得到他们的声音吗?现在这个设在金融监管机构内的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的这种结构,我觉得是要调整的,应该把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独立出来,独立出来加大保护金融消费者,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这样的机构,这样才是改革的正途。当然这里边,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办法把这个监管体制改革全部展开,我也希望媒体报道的时候可能不要过于强调我的某一个观点,因为这个监管架构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简简单单,可能批评了某一个说法,或者某一个观点,这里边我建议你们不要突出我的,因为有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其实有些观点是有合理性的,没有时间把它展开。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


朱柯锦:非常感谢张所长围绕今天的主题为我们带来的解读,留下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同时留下了更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更重要我们也知道了,就是金融的使命就是为我们实体经济来服务,非常感谢张所长。接下来有请到的是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主任为我们带来2016和“十三五”的宏观经济走势,掌声有请。

    

    王小广:很高兴参加这么一个论坛,主要是金融的创新改革,我想主要还是就我的专业,宏观经济的形势、走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做一点展望,特别是大家特别关注“十三五”。“十三五”明年是第一年,现在形势不太好,各项数据都是下行的,很多数据,多数数据都是下行的,特别是传统行业进入一个深度地调整期。不管是房地产还是重化工业,还是我们过去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明显下行,当然我们还有好的一面,稳中有进好的一面,有一些新的增长点,在加快形成双创推进还是不错的。

    但是我们觉得现在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而且我说还有紧迫,必须抓紧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些困难,特别是我们整个的“十三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所以“十三五”规划非常重要,这五年之中,采取果断的措施,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后果很被动。“十三五”明年开局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我做这个预测给大家讲一讲,最近大家对气候感觉,我觉得是,尤其是北方、北京,我的感受应该是20多年来最冷的一年,非常寒冷,而且冷的很早。

    最近有一种解释说是,厄尔尼诺现象,好像不太对的,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暖冬,实际上现在变得最寒冷,这个原因到底是什么?我想用这个做一个开头。实际上我研究过气候和增长的关系,我发现经济增长和气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成正比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是经济下行全球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全球经济变冷,这个很简单,到底很简单,因为你经济增长是要能源推动,能源推动,这个增长最快,是中国是中国新兴经济体国家,所以他消耗的能源更大,所以经济一下行,自然就变冷了。

    像美国去年和前年是冷冬,很大的冷冬,导致GDP是负增长。2011年、2012年的时候是欧洲特别寒冷,欧债危机爆发了,金融危机一爆发,2009年中国是非常冷的一年,当时预测羽绒服卖的非常好,这是有关系。我想说这个事情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全球不太景气的时代,谁也没办法来避免这么一个大环境的一个影响。中国尤其是深受其中,中国GDP的贡献,曾经在2009年到2012年的时候,我们的贡献接近50%,新增长的。这两年我们接近30,还在30,所以我们这个经济的下滑是带悠悠全球背景和我们自身一个长期调整的特性,不是一波短周期的影响。我们企业你等一等就行了,等两三年这个周期,我们就好了,我认为这是等不来的,越等,越被动,这是我想讲的这个经济下行带来这么一个特点。

    然后我们讲今年的下行,毫无疑问是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我们讲是投资,投资今年1到10月份,我们的投资增长10.2%,跟去年相比跌了5个百分点。在去年的时候,大家讲今年我当时认为要10,从15.7跌到10,很多人不信。他们认为中国经济15已经够不少了,我们过去都是20多、30,最高一年,2009年达到30,我们跌下来以后,我们会跌到15以下吗?当然后来定的目标是12,12是完成不了的。

    就是投资的调整是一个内在的驱动力,我个人认为就是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你企业为什么投资,投资就是为了赚钱,赚钱怎么能赚钱?我投下去,我过了两年,形成产能,形成生产能力,我能卖出去,有需求,同时我的价格上涨,但是现在看到有这个,你从2009年开始,4万亿投资开始大规模刺激计划之后,两三年就刺激一次。当然现在不像原来那样,现在要开始滴灌,那时候是漫灌,你的投资还是不断加码,你价格必然下跌,没有需求,没有价格上涨你企业投资有回报吗?所以现在投资为什么下行,实际上还是市场的驱动下行。你的投资回报率大幅度下降,我们讲投资还会降,这是我想讲第一个,我们现在的压力来自于投资,增加还要靠投资,我们的投资是最需要调整的。

    那么第二个,就是今年下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房地产方面是两面性,有好有坏,销售这一面,甚至价格这一面还不错的,但是投资这一面,进入GDP是记录投资,因为我的销售可以现在销售的东西可以销售十年前的房子,我可以销售5年后的房子,我可以预售,这个不代表,不会进入当年GDP,GDP计算的时候只计算当年的投资,房地产投资很糟糕,一次下滑,1到9是2到6,9月份和10月份的投入是负增长。还有一个房地产的数据,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现在1到10月份下降1.47,也就是掌握未来,我们未来投资,我的房建商对明年和后年的投资不看好,还在这边胀红脸,房地产还要繁荣,房价还要涨,但是为什么不投呢?明显预期在变化。所以我说房地产的调整实际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部分调整,不能调整只是投资调整,投资调整不完整的,会向价格调整来迈进,这个调整才是最后调整的,产生巨大影响的时候。这是房地产去年是10.5,现在下降2个百分点,下降还要多。

    工业,去年的工业,工业增长8.3,现在目前是6.1%,我们10月份跌了5.6,这个调整也是比较大。这三个调整加起来,看起来还是比较猛,但是我们GDP调整,我们调整0.4个百分点,因为这三个部门,确实是很重要,但是我们有新的因素,你像我们的农业,服务业超过50%,我们的一些高科技的制造业有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还是有亮点,双创创业方面,现在各地热情还是比较高的,我认为发展能力强了,这是两面看。我们也确实出现一些变化,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 

    但是今年的经济下行,跟往年还有不同点,除了程度加深,普遍性的调整以外,更重要的还有一个粗纤释放的过程,今年有一些金融坏账,我看老板跑路,或者是遇到风险都比前两年有一个释放的过程,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个新的特点。我们讲去年、前年的下行,好像影响没有这么大,或者带来的风险没有这么多,由此我就想,2015年开始,未来几年,是一个风险释放的过程。当然我们要可控,我记得“十三五”规划里边专门讲风险的时候,防风险的时候就是希望风险能够,甚至有意识来释放出来,不是给它捂着,不是拖延了,这个思想非常好的。“十三五”规划有些风险要曝露出来,甚至隔离起来,形成一个风险,所以我觉得2015年这个经济运行,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是加深的,我们下行的压力是加大的。

    我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分化,经济运行分化的走势非常明显,刚才讲有些地方还是在向好的,这是我觉得对今年当前的情况一个看法。

    我们展望明年和“十三五”有这么几个看法,第一个整个“十三五”我认为是经济继续下行,跟“十二五”比较,现在“十二五”的增加,年均增长速度,因为今年的速度没有出来,前面四年都出来,出来大概是7.8左右,7.8有可能到7.9,7点多,因为头一年增长比较高,2011年增长速度比较快,这个速度比较高。今年第一季度6.9,估计是6.9,这个加起来平均一下应该是在7.7这个样子。

    我们预计整个“十三五”增长,肯定比这个数要下一个台阶,因为现在就是7以下,我们基本认为整个“十三五”的增长大部分时候都在7以下,个别的可能年份能够上7,7是一个不容易上的数据,我们讲增长趋势大概是降一个多点,按照现在“十三五”规划,那就是6.5,就要降到6.5底线,有可能是6.7,有可能是6.8,这样下来,一个点的下降,这个是平均数,这个情况也就是说,从短期来讲,我们的增长,因为现在降了6.9,是不是跌破了以后,就能马上拉起来,就能够在7以上运行,我个人认为,肯定会向6.5逼近,甚至跌破6.5的情况,我认为2016年甚至2017年,特别是未来两三年,经济还会下行一段时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动,我们现在前面几年比较温和,比这个温和还要强一点的跌,不一定年度跌这么多,但是季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所以我对“十三五”整个是一个下行的走势,第二个是前低后高,这么一个判断,整个“十三五”。大概周期性的拐点,到现在为止,周期性已经消失了,周期性的拐点,我估计在2018年出现,有人讲今年见底,这个现在看来不可能的,我在去年就讲,未来三年,2015、2016、2017是最满的三年,我对未来两三年是看低,调整加深,还要继续加深,甚至有可能跌破6.5%的可能性,这个不奇怪。我有三个理由,实际上我叫三个调整不到位。

    第一个不到位就是投资不到位,投资调整10%就到位了吗?比GDP还高吗?投资永远比GDP高,这个事情是铁定的,是规律吗?不是。因为你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经验性不足的行业也可能产生,像我们现在的生产资料价格,有许多是管制的,甚至有管制的,价格环境,有各种投资的限制。但是实际上,照样可以过剩,只要投资量很大。所以整个“十三五”一个背景的变化,一个重要的背景变化,我认为就是跟“十二五”,之前的五年计划,“十二五”五年计划相比,“十三五”的突出特点,有些工业品,有些商品,或者有不少或者非常重要的一些商品,已经达到了极限,就顶峰,我们叫峰值,我们可以随举几个例子,钢铁、水泥,都是峰值的概念,用一个十年、二十年,50年甚至一百的观点来看,这个增长的水平,这个增长的量的水平,达到峰值,这个期间,我不是讲某一年,不能说历史数据,以后多少年以后,研究经济史,历史数据来看,某一年某一个月是峰值。但是我们讲,可以绝对可靠地告诉大家,从“十二五”后期到未来整个“十三五”期间有一批中国的传统产业产品达到峰值,这个峰值是产量,钢铁我们超过八百了,到世界工业化完成的国家是600公斤,现在稳定在400,中国从八百公斤降到四百公斤,就意味着什么,我们钢铁产量减了一小半,现在十亿吨钢材的产量,我们水泥也一样,我们完全超过了人家的量,我们要为这种潜力,增长的一定要研究人均GDP,就决定经济增长处在什么阶段,中等收入水平。

    我说这是不同点,靠增加产量,扩张产量是不行的。这是投资的,投资我个人认为会跌破10%,甚至会跌破8%,这是我认为会发生,但是我们政府,还在稳投资也是对的,因为要抵消,而且主要是公共产品的投资,主要是创新方面的投资,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结构调整的需要,但是增加一般性的产能就有问题,所以我认为投资还会继续下行,这是没有调整到的。

    房地产也一样,没有调整到位,房地产刚才讲这么多,讲房地产,我有两点还没有跟大家讲,这里就补充一下。房地产的调整,最终的表现形式一定是价格。你们看看,我们哪一个部门产能过剩,哪一个部门出现周期性的调整,或者是我们出现大阶段的,必然会出现,投资也是,因为从供给的角度,增加投资、增加供给,所以我们认为,钢材、水泥,现在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房地产也会出现,不是讲房地产永远上涨,房地产现在有许多人讲,我们城镇化的潜力很大,所以房地产,我认为房子,可能未来几十年的房子都已经投资了。现在房地产过剩到什么程度?我是很关注这个,但是没有很精确去测算,或者调查,因为调查现在是,没有这样的数据,但是现在我们讲房地产过剩,只是讲我们房地产现在盖了多少房,多少卖出去,多少没卖出去,这个放的库存不是这个,房地产库存是整个的,是增量库存加存量库存,我买10套房子,9套房子就是库存。房地产库存的概念和工业库存和农业的库存是完全不同,可以库存一百年,房子一百年,有很多套房子,我想我对房地产的库存,或者过剩的情况估算应该是钢铁和水泥是一个问题,严重的过剩。

    严重的过剩然后价格还是长期的偏高,所以我认为房地产会出现在未来两三年会出现一个比较深度的调整,会反映在价格上。房地产价格不调整,我们的经济调整不会调整到,这是一个基本的,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底在哪里?是在房势见底的时候。现在只剩下一个东西没有调整,那就是房地产,其他都调完了。当然我们讲最后是不是消化了还是一个过程,有些浮动来讲,价格上来讲,很多已经调整的可以,生产资料价格,KPI是4个点下降,我们讲6个月,甚至之72个月下降这个都不一定。中国经济没有见底,我认为处在一个终极形态,我们要打持久战。

    最近我看到上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11次会议里面,总书记有这么一句话,就是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我认为这句话是有特指的,是讲现在这个调整,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是进入了一个中场,下半场我们要打持久战。抗日战争要早一点说是1931年开始,晚一点讲我们1937年开始,最后到1939年,毛泽东写持久战的时候,我们才打了两年,后面还有5年、6年,要不是外部的这种因素的干预,恐怕抗日战争还会打很多年,所以我们要有这种思想,我们整个的挑战没有结束,我的看法是2016年、2017年是中国经济调整继续加深的这两年,可能到2018年有一个拐点,这么一个变化。

    我们中国经济最终向好,还要经过“十三五”,甚至比“十三五”时间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实施五个方面的战略,可能到2023年,中国经济才可以真正地走出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现在总理的说法是,2020年,我们基本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我想按照我们的分析,可能在2023年左右,这只是一个预估,供大家参考。

    最后我想讲一点就是关于经济政策,政策方面的。我们怎么去应对,我们明显的面临一个一系列的发展难题,就是一方面我们传统产业要调整,而且到深度调整,我们企业受很大的盈利能力,一些风险都会使我们的企业承受很大的一个,甚至有深层的危机。那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讲这个未来几年时间,特别“十三五”前期,肯定会深度发展。这个冬天不是一个冬季,我觉得是一个冰圈期的概念。回答开头讲为什么现在寒冷,是因为大背景,是中国经济调整不是周期性的调整,是一个结构性的、阶段性的,特别是新常态讲的是阶段性的调整。所以我们要打持久战,一定要有这种思想。会比1998年到2001年那个调整要严酷一些,时间更长一些,现在调整时间就不短了。当然我们宏观看有我们的特点,就是1998年和2001年这个经济调整相比的话,我们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优点,就是我们就业压力不那么大,这个调整有一个好处,就业有一定的支撑,这是我们的环境比较好的方面。

    当然我们讲更重要是我们要采取,国家在这方面坚持,现在已经决定好的一些政策,我想把那个政策的意思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意思。就是这次我看深改组11次会议,跟过去的宏观政策的表达方面,有新的变化,或者说有进展。在这一次之前,或者讲新一届政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快三年了,政治局会议或者某每一次分析宏观经济形势这个会议的时候,都会强调三个政策定位。第一个就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讲宏观政策稳定,不想搞大规模刺激计划,这个我觉得这一届政府是很坚定的。一开始就定位,定位是这样的,就是宏观经济稳定,微观政策要活,要改革,要放活,让企业减负我认为这个也是很清楚。第三个社会资产要保底,这三句话看看,我们讲了快三年,但是今年也就是这个月,开始有加上两句话,这就是我对未来两年,我们的政策,你要做一个展望的话,可能我想这两个强调非常重要。一个产业政策要改变,现在五句话,就是三个方面,变成五个方面。产业政策要改变,改革政策要实。解决中国未来的问题,我们讲未来问题是什么?缺乏动力,新动力。我们搞创新发展,干什么?创新发展是我们的动力不足,现在目前动力新旧动力转换,那个旧动力是我们的主力,但是现在不行了,这个发动机不灵了,这个飞行器发动机已经失灵了,不能就这样熄火了,但是功率不行了,老化了,换一个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要通过拓展空间,现在“十三五”规划建议里面都讲了,要培养新动力。然后要解决不协调的问题,不可持续的问题,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就很多问题,开放发展拓展我们的空间,共享发展,这几个发展都有针对性的。

    但是我觉得未来最核心的是寻找新动力,创新发展放在第一位,新动力靠什么?就是靠现在走总书记刚才讲,产业政策要改变,和改革政策要实,结构调整加上改革,现在有一个叫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最近有很多热词,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的供给不是供给管理问题,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这个看似是正确,但是我的确对这个有怀疑,这个供给管理概念是不是很正确,计划经济是不是供给管理,我认为整个计划经济就是供给管理,就是控制你路径,我想增加多少,我让谁做,不让谁做,我命令式的,指令性的,这个是供给管理。供给管理我从需求管理回到供给管理,回到计划经济吗?很多人要加强供给,供给侧的管理,这个不对。是供给侧改革,一定把我们体制,不该政府管,非要管,因为放权放到位,简政放权放到位,很多企业不要搞什么,现在这个阶段正的应该放开准入,包括竞争性行业,只要是竞争性的行业全部放开,包括审批制、投资审批都是,投资审批有别的理由,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讲,中国没有改革,我认为这个结构调整,不可能完成。为把风险,把问题拖延到后面去,我认为“十三五”是一个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时期,相关的改革,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包括金融上,财政上,财政上我特别希望,几个重大的改革能够发生,但是现在很多人反对,这个非常重要的。

    金融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汇率的是戳化,或者汇率的国际化,然后还有一块,关于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现在就是可以打破二元结构的时候,不打破二元结构,我们需求存在很大的问题。还有价格改革,我认为现在再也不能,应该说今年不完成,明年应该会完成,除了讲三中全会讲的这两条,一个垄断性环节,其他不能完全管制了,简政放权,西方讲的放松管制,这是我们的主基调,主权利,只有这样,以前释放的新供给,增加新供给,创造出新需求,然后我们讲除了这之外,咱们还要结构性调整,结构调整比较加快鼓励创新,这个方面我认为,产业政策要准,我想这方面文章,会做一些,明年整个“十三五”的时候,整个产业政策方面,不是光靠,宏观调控,放松一下货币就能解决问题,这个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有结构调整的政策,必须要改革,我想这不是我的观点,我引用了最近刚刚的总书记的说法,我认为他的意思就是要未来从2016年开始加快结构改革,把这两个合起来,产业结构就是结构改革,我就讲到这儿,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朱柯锦:非常感谢王主任,王主任1995年至今就对经济走势进行研究,我们非常高兴邀请王主任来到现场,为我们预测,为我们解读2016和“十三五”的经济趋势,王主任说习大大说战略要持续持久战斗,我相信我们要做好准备,大家都希望各自的企业基业常青,接下来邀请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家平主任,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商业保理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掌声有请。

    

    韩家平: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参加首届金融投资发展论坛,我因为在商业研究院做企业的信用和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商务部近两年,2012年下半年以后,开展了有关商业保理方面的试点,本来因为商务系统跟金融不是一个主管部门,但是商业保理有点像融资租赁带有金融的属性,或者称为新金融,也跟我们金融有一点关系,所以这两年除了做些研究工作之外,也承担了保理秘书处的一些工作,对这个行业有一些了解,在下面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想大家如果你注意昨天的新闻的话,可能会知道一组数据,就是到10月底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应收帐款的总额达到接近11.5万亿,11.495万亿,总比增速8%,说这个数字大家没什么概念。但是如果告诉你,在2011年底的话,我们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总额是7万亿,也就是我们几乎每一年年底,都会比上一年增加1到1.5万亿。另外如果做一个比较,应收帐款增速是8%,1到10月份规模以上的1到10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收入的增速是多少?是1%。我们应收帐款的增速比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了7%。

    另外1到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的增速多少?是负的2%,下降了2%,应收帐款增速比企业利润的增速高了10%,这个对比大家就明白了,现在我们传统的这些企业,制造业的这个企业来讲他的状况,现在就是说市场的需求不足,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非常低,利润下滑,同时应收帐款确实在还是保持8%的增速,总量持续攀升,已经到11.5万亿,这个11.5万亿的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做几个推测。

    第一个就是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会加剧。因为大量的应收帐款,越来越多。应收帐款不能及时收回,他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融资出现问题,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会加剧。另外一点背后反映出来的我们现在市场交易的一种形态,就是说为什么会有大量的应收帐款,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经济贸易的规模比较大。第二就是现在企业之间的交易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的话,大致上是一个卖方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基本转为买方市场,现阶段,经济新常态之后产能过剩导致买方市场非常严重,或者极端化。就是导致买方在交易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所以在付款方式上,所以企业间的加以方式上已经从原来的现金交易或者预付款交易,转化为赊销贸易,完全是赊帐,包括在外贸,包括在国内贸易中是后付款的交易占据主导,后付款的交易结果导致应收帐款持续攀升。

    这些问题给企业带来这些困难怎么去解决?当然我们就要从资金融通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金融手段主要依据抵押物、担保、联保还有一些信用评级,这个企业如果是一个大的企业、好的企业,信用等级高,可能给你信用贷款。如果你的信用等级不够,有充足的抵押物,给你担保。如果你抵押物也没有,也不符合要求,担保也没有,这样就是中小企业,银行不会给你贷款。这样的企业拿不到银行的贷款,同时又有非常多的应收帐款怎么解决这样一个融资的困难,保理这个业务,接下来讲就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方案。

    什么是保理呢?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我简单稍微解释一下。保理这个业务其实是一个舶来品,按照国际保理组织下的定义,保理是什么?保理就是说,保理商以售让、供应商、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租赁资产而形成的应收帐款为前提,为供应商所提供的如下四项服务中的两项以上,都可以称之为保理。

    哪四项服务呢?第一个就是应收帐款的融资,第二,销售分户账的管理,第三应收帐款的催收,还有坏账担保,所以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这么一个金融服务,是一个非常有很多变化,必须新型这样一种融资模式。所以他就是以收让,供应商的应收帐款为前提,专门解决应收帐款融资的,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这样一些融资的工具,所以这个定义因此时间关系不展开讲,牛津辞典定义更简明,就是以他人的手中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债权,并通过收回债权而获利的经济活动,保理是四项服务,金融组合,有其中两项提供三项,甚至全部都提供,包括这里面有很多种类,有提供融资的,很多企业是冲着融资去的,但是也有的可能不需要去融资,可能需要你提供风险管理,坏账担保的服务。还有非常有有据索权和无据索权,也分国际和国内,是跨境贸易还是国内贸易,还有通知性和隐蔽性,这个债权转让的行为是否通知到债务人为标志,实践中有些情况下,买家尝试,有些卖家不愿意通知到债权人,这个涉及非常多法律上的问题,按照我们国家法律的规定,债权的转让不通知债务人是不发生效力的,这个有非常多复杂的法律关系,在这里我们不展开讲。

    保理业务刚才讲基本定义,这个业务怎么起源的?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其实最初就是从商务代理发展起来的,在很久远的年代,比如像根据史料,5000年前古巴比伦的时候就有保理的雏形,当时所谓的保理商跟现在讲的,商务代理商的功能很像,复杂商品的推广、销售、存储包括收款,甚至偶尔也承担坏账担保和预付款融资的功能,所以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那个时候由于交通、通讯不方便,所以很多异地销售的时候全权委托当地的一个代理人帮他做这个事情。到17世纪末18世纪的英国,后来传到美国,在那个时候工业革命以后,交通和通讯都大大便利化,加快了以后,很多的分工就细化,像一些销售的职能、运输仓储的职能逐渐分离出去,有一部分代理人逐渐演变成只负责收款、管理应收帐款、坏账担保甚至是融资服务,就变成现在意义上的保理商。

    现代意义上的保理商,后来发展一部分是在银行体系,就是由银行为主来提供的,就是这种服务。那么还有一部分,从商务代理人,逐渐变成独立的保理商,我们说保理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银行保理商,一种国内叫商业保理,国外叫独立保理商。后来这个保理业务到60年代的时候逐渐在欧美国家开始流行了,尤其国际贸易上应用比较普遍,也成立一些国际保理的组织,这个不展开了。

    引到中国来是在1987年,我们当时的外汇结算银行,中国银行最早跟德国一家保理公司签署协议,并在1992年中国银行加入到国际保理组织,标志着保理业务引到中国来。但是引到中国来以后,1992年开始引到中国来,仅仅在银行的国际贸易结账功能,为一小部分出口业务提供一些保理业务,保理服务,长达十多年的时间,这个业务在银行体系也没有被重视,而且根据当时的规定,由于这个保理业务被界定为金融业务,也不允许成立商业保理公司,所以这个业务在我们国家一直到2002年,就是当时发生一件在金融界有很大影响的一件事情。就是南京有一家熊猫爱立信电子,这家公司把20多个亿的业务从外资银行转到了中资银行,就是被称之为爱立信倒了事件,这个事件背后的起因就是中资银行不能提供应收帐款融资服务,所以这个爱立信事件发生以后,受到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央行的重视,央行后来推动国内的银行重视开展保理业务。

    另外在商业保理领域,在2009年10月份天津滨海新区做这个开发方案的时候,然后就申请可以设立商业保理公司,所以在天津在2009年10月份以后,有少量的大概一二十家的保理公司就成立了,但是开始的时候,经营的并不成功。那么到2012年6月份,商务部在调研天津这个试点的基础之上,包括一部分的融资租赁公司要求增设保理经营范围,所以就在这个基础之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就推动了在天津和上海浦东等等一些地方的试点。应该说这个大致的保理业务的来龙去脉,引进我们国家的过程是这样的。

    保理这个业务我们怎么去认识它?这个我刚才数字跟大家已经都讲过了,就不再讲了。那保理业务怎么去认识这个保理业务,我觉得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保理这个业务的一个理论基础,或者一个理论支撑,为什么成立,一个理论支撑是叫做信用替代机制。也就是说是依据供应链里边的大企业或者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然后来为中小企业、中小供应商提供融资的。用大企业的信用支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因为我刚才讲传统的银行信贷的手段是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那么用保理的方式,因为我们是,因为保理的还款来源,融资给了供应商,但是还款来源是来自于供应商,来自于买方的,来自于核心企业,大企业的。因为大企业的信用相对可靠,所以保理的本身的风气就得到了控制,得到了转移,是一种信用的替代和转移的机制。

    所以基于这样一种机制的话,保理业务在国际上的发展应该讲非常快,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现在正在讲信用替代机制。一会儿再看那个数据。第二点大家要可以对它认识,就是说它是非常最适合于什么样的企业,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这类的企业不是初创期的,也不是已经很大型的企业,正在进行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个时间,还达不到银行的融资条件,但是有大量的优质的应收帐款,这个时候是非常适合于保理业务的。所以在国际上基本上得到验证,保理最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融资工具,这个能占到他应收帐款的50%到60%。

    第三个保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新常态下非常有意义,是逆经济周期而行,经济下行的时候很多金融的工具手段都会收缩,因为风险比较大,市场空间比较大,但是保理业务在这个时候可以发挥作用。根据国际保理组织的统计,就是2009年到2013年这个时间段,全球的保理业的增速年均达到14.8%,是同期全球GDP增速的4倍,而且还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说在金融危机期间,有很多银行倒闭,但是国际保理组织的会员单位有很多是银行,也有很多保理公司,没有一家倒闭的。这两点看出来他的风控模式比较先进,可以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可以比较精准地把资金输送到实体经济,我们经常讲,要滴灌要漫灌,就是可以把真正需要的资金,而且有信用有正常经营的企业需要的资金,保理可以输送过去,而且是一种精准的融资的工具。

    保理也代表贸易金融的发展方向,这一点,虽然研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看这个数据来讲,全球的保理市场,还是以欧洲为主,欧美为主,欧洲的保理市场大概占全球的60%,欧洲这么大的市场来看,近几年他的保理业务量仍然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尤其像欧洲最大的保理市场就是英国,英国2014年保理业务量增速达到22%,而且英国本土的保理,就是国内保理量甚至超过了中国,就是2012年、2013年的时候,中国国内保理是最大的,但是到2014年的时候被英国超过。

    大家可以想象在欧洲,像英国这样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的处在大的经济危机缓慢复苏的过程之中,他的保理业务仍然保持这块的增长,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也就说我们可能要反思,我们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如何能够适应这个形势的变化,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所以从他们的实践来看保理业务普遍各个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都是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性的业务在开展的,这个数据是1994年到2014年,20年的时间,保理平均的增速达到11%,这个是比较快。

    给大家看一些数据,这个数据是代表了整个在全球市场的分布,就是说欧洲市场大约占62%,亚洲市场占到26%,美洲大概占到百分之十几。再往下面,这个比较是保理跟其他贸易融资方式的比较,比如说跟信用保险,跟信用证做一个对比,不同机构的数据来源,像比如说跨境保理,国际保理这块。国际保理从2009年到2014年,这个平均增速达到了20%,就是年均的增速达到20%。总量到2014年,应该是5800多亿美元。而信用证的增速大家看,最后一行LC的话,只有2.9%。信用保险的增速只有8.8%,所以这个可以看出来国际保理在全球的话速度非常快。这个数据是国际保理组织的数据,他们统计相对于2000年,全球保理市场的规模是2004年已经达到2000年的4倍。FCI会员跨境保理的量达到4900亿的美元,这个是2000年的十倍。从此可以看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速度非常快。

    我们国家的市场情况,银行业务在2003年以后开始重视保理,我们保理市场发展很快,有一部分银行把保理做成流贷做的不是真正的保理,不是以应收帐款转让为前提,而是以应收帐款质押做的流贷,也导致国际上对我们的保理数据有了怀疑。不管怎么样,按照FCI发布的数据,我们2011年到2014年,我们总量都是第一,都是全球最大的。但是2014年出现一次下降,相对于2013年,我们出现下降,2014年保理的业务量大概是2.92万亿,同比下降7.89,国内保理下降12.15,但是国际保理仍然有一个7.3%的增长。这个就是说为什么出现下降?根据银行业协会,一个在新常态下,因为市场需求,国内需求出口受限,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应收帐款整体质量呈下降态势,银行在往回收缩,银行保理服务产业从传统的制造、贸易行业向违约风险低,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行业、基础行业转移。银行保理更侧重商业金融。此外保理服务,刚才讲的比较多,就是对中小企业比较有效的融资工具,但是在这个里面说一点,对于大企业也是有帮助的,对大企业而言可以起到一个作用,可以帮助大企业的应收帐款出表,应收帐款不出表,影响到资产负债的结构。做保理可以把应收帐款转如报表,优化报表,可以上市也好,融资也好获得更好的一个评价。

    我们现在保理业务里面,无追索权的保理只占到15%,要出表都是要做无追索权,我们现在保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出来给大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商业保理的规模,因为2012年底刚刚开始试点,2013年、2014年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大概2014年业务量在800亿左右,融资余额在二百亿,但是增速非常快,上一年都是成倍在增长。

    要说保理在我们国家潜力大,其实还有一个数字可以做一个比较,就是跟GDP的一个占比,像英国,包括像台湾,像这些地区的话,他们保理跟GDP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20%,英国达到百分之十七点多,我们只有4.7%,所以这个潜力应该说还是很大的。商业保理试点情况时间关系不详细说了,现在保理企业注册的数量现在是非常快的,到今年的10月底,像我们全国注册商业保理企业已经有1900家左右。

    这其中也非常有意思,1500家在深圳前海注册的,原因其他地方都有前置审批,深圳前海是比较早实行这个上市制度改革,所以没有前置审批,也不要求注册资金一次到位,所以是放开的。大量的,一个是没有试点的地区,还有在试点地区,如果达不到当地政府的审批条件的,都跑到前海,所以前海现在是成了占到全国五分之四的保理企业。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点,就是保理将来的发展的一个趋势,保理的发展趋势,我们讲传统的保理是依据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供应商提供服务,通俗讲是N+1模式,或者1+N模式,这种模式仍然有效,而且在我们去年的调查里面,占到了80%左右的一个比例。但是现在我们关注到,就是说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这些发展跟保理的结合这是发展非常快的点。这种在线保理,可以叫做新保理,在线保理的话,现在增量是非常快的。也就说像京东商城,京东商城下面的保理公司去年是第一年作业,就做了127个亿的保理业务,为他的京东平台的中小的供应商。平均的年化的利率大概是在9%,而且现在的话,融资的效率非常高,如果是京东的供应商,在平台提出申请,三分钟就可以资金到位,所以这个是效率非常高的融资模式。

    为什么能做到,因为平台本身掌握这些供应商日常的交易数据,包括供应商的货都在京东仓库,所以风控数据分析全部在线化处理。我们前面去调研他的时候,原来这个业务跟银行合作,但是银行的效率太低,就说你让银行做到几分钟,不用说几分钟,几天都来不及,所以无法跟他这个高效的电子平台进行匹配。今年根据我们的了解,大致做到350个亿左右,基本覆盖到他全部的供应商。但是有些供应商不需要他的融资服务,我在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重庆药交所的案例,重庆药交所是重庆政府为了推动医药流通改革建立的一个,应该算是一个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结合第三方的医药产品的全流程的电子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就是实现了医药供应商跟医院直接的对接,减少了中间环节,所以他的成交价格,同比下降了28%,而且结算周期从135天降到54天。

    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入保理,又解决了这些中小供应商的融资的问题,所以现在的话,他们的保理公司今年才成立。那么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现在已经到5月份,5月份成立到10月份,四五个月的时间已经为平台的供应商提供了应收帐款的融资2.3个亿,而且目前主要覆盖的是营业额在五千万以下的供应商。如果说他的融资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的话,它的覆盖面会大幅度提升,目前只能覆盖到,大概平台供应商的20%的一个比例。这就是我讲的发展趋势的力度。

    总结一下我觉得保理这个业务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一个融资工具,同时跟现在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可以紧密结合。未来发展方向,一个应该要每家保理,因为现在保理企业整体的规模还不是很大,数量很多,但是规模都不是很大。应该专注到细分的行业领域,我们叫专注到垂直的细分领域去发展,然后严格控制风险,要往相对优质的客户提供保理服务,还有跟互联网+充分结合,一方面要跟互联网金融结合,保理商的融资也出了问题,他为别人提供融资,他的资金业务要畅通,现在传统的银行也很困难,他一方面大量的保理商,尤其是民营的保理企业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的渠道融资,跟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主要是比较大的平台合作。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融资成本也在下降,我们原来想象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现在低的话有7%、8%都可以做到,所以效率又很高,所以为保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还有一个就是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一些大的保理的企业,包括资产,整体的资产包,进行证券化的融资,现在保理行业,商业保理公司有两单成功融资,现在融资利率都很低,所以未来像这种会有很多,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所,包括证券基金公司、信托等等都会会把保理资产作为优质资产去把它转化成理财等等各种方式,这样的话,觉得将来的保理是一个互联网化,包括资金端,包括资产端,包括风控都会在互联网为基础这样一个操作模式,而这个模式也许,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保理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也是我们的一个亮点,因为我们现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非常快,国家整体政策比较宽松,所以我觉得将来在这个结构方面,我们有非常大的一个空间,而且在未来“十三五”期间,商业保理的市场会继续快速地一个增长,我们专委会的注册,到“十三五”末的时候,我们整个商业保理的规模应该达到万亿级的规模,到时候商业保理会跟银行保理一起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重要途径。商业保理也应该占到整个市场大概三分之一的份额。我介绍这么多,欢迎大家关注商业保理,然后也支持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朱柯锦:通过韩主任一系列内容的说明还有数据的说以及案例的分析,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保理行业在中国的一个发展的大潜力和大空间,以及对我们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意义,接下来我们掌声有请这位嘉宾为我们带来的演讲的嘉宾是,财行家北京商务顾问有限公司CEO张水志先生,掌声有请。

    张水志: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是财行家总裁张水志,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金融论坛。新时期中国金融投资发展的前景与趋势,共话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市场庞大,移动互联网金融成为大的趋势。前几天我看到一份由睿信发布年度全球财富报告,在过去一年,中国家庭财富总量同比增长7%至22.8万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拥有国,中等收入人群数量突破一亿,位居全球首位。

    同时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总量达到227万亿,这得益于中国大量涌现的中产阶级和富裕的阶层。市场蛋糕很大,也很诱惑,相较之下我国目前的财富管理行业处在一种初级阶段。据了解,目前财富管理从业的仍多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第三方理财等传统的金融机构。

    其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比重就分别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60%和20%。针对的客户对象都是高净值人群,高富帅群体,其业务的开展也是卖产品为主,比如私人银行。无论服务内容、服务的手段都是高端定制。但随着大众的财富管理意识逐渐升温,而可选择理财渠道又很复杂,必然带来传统财富管理模式的转型,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这将给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互联网+普惠金融等概念的推出,互联网金融可以确定为财富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11月3号,中央发布的“十三五”规划首次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这无意给产业的投资人带来一针强心剂,其市场前景之广阔,市场容量巨大不可想象,在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移动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果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那么2015年则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报告,2015年6月份,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9亿,移动电话用户接近13亿,4G用户总数达到2.25亿,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17.4%,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其与金融业融合步伐的加快,加上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从今年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热情况来看,已经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关注的热点。结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特点,呈现出几大发展趋势。第一移动化,很突出的现象。今年双十一天猫累积交易额移动端占48%,我们4G的发展加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变,未来人民办理金融业务不用去营业网点,通过手机、IPAD都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理财、移动支付、移动化使得金融就在身边成为现实,极大人们对金融便利性的需求、方便的用户。

    第二社交化,社交化是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特之一,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目前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银行、微信理财、微信支付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金融社交化也是移动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一。以我们财行家为例,我们打造以社交模式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一站式移动互联网超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投资理财产品,这个活动中,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数据将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成为个人信用体系的重要参考因素。

    第三,平台化,近几年来,平台性企业发展很快,从门户网站、网络游戏、各种电子商务网站到社交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等,不断创新,平台型企业扮演着交易平台,媒体平台、支付平台等各类角色,其中佼佼者莫过于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巨头,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为王,因此移动互联网发展想取得成功,平台化是重要方向。只有打造出强大的移动互联网金融平台,企业才能引领行业的发展,才能为移动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更好。

    因此我们财行家定位为移动互联网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投资与理财产品,最后实现互利共盈。

    第四开放化,开放是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特征,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整合外部资源,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金融平台的竞争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开放合作,进入互联网金融和移动互联网金融。例如支付宝,通过平台的开放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从而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第五,产业化,移动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处于产品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创业者进入移动互联网金融领域,必将产生更多的产品创新。产业链各方的加入构建新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促进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金融将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迅速崛起未来移动互联网金融将涌现新模式、新产品和新公司。

    谈及创新,我就财行家平台谈谈自身的经验和看法,财行家是一家移动互联网超市,传统的金融机构和新兴的互联网平台竞相进入该领域,我们财行家引入金融社交概念,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金融的封闭型和信息不对称,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服务,提供更适合用户需求和功能的产品,包括短期理财、信托、资管、基金、阳光私募,保等全方位的服务,我相信移动互联网金融将大势所趋,我们真正做到人人都是财行家,好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朱柯锦:接下来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中国信息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首席风险控制专家董秀生先生,掌声有请。

    

    董秀生: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交流,我今天要演讲这个话题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案例分析,因为我本身做实务更擅长从案例的角度分析一下。

    我讲这个话题刚才和韩家平老师所讲的保理是有关联的。那么这是我今天要讲的这个内容。先看一下这个互联网+供应链这个金融基本上分成五种模式,这五种模式分别是互联网金融+应收帐款质押,互联网金融+保理,互联网金融+票据,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仓储质押贷款这个业务模式。可能大家相对来说对这个P2P比较了解,我把这个互联网金融基本上在很多的时候,就等同于P2P的概念,我们看一下这个图。

    我们P2P平台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首先和一个核心企业建立一个核心关系,为合作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去获取融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发标,投资人是谁,传统上投资人是银行或者一些其他的保理公司。这个业务模式之下就变成分散个人的投资人,这么一个模型。我们再看什么是供应链金融,这个国内和国外有点区别,国内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为核心,这是国内的认识。国外认为供应链金融实际上仍然以核心企业为核心,意味着我们从事供应链金融的时候,风险实际上是有这个核心企业所传导的。基本上风险我们称之为,主要风险来自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来自于最大的风险就是产能过剩。原因在进入这个供应链金融的时候,很容易导致核心企业快速膨胀,如果有机会和大家交流的话,大家知道,那个供应链金融实际上最终的款项是流向核心企业,使核心企业快速变得粗壮,然后产出更多的货品,容易造成产能过剩。

    如果再分细行业,比如我们做的养殖行业的供应链金融,除了产能过剩,鸡肉、鸭肉、猪肉过剩,还有什么风险,还有食品安全的风险,还有禽流感、口蹄疫自然灾害的风险,基本上我们说在做供应链金融不是分散个体的风险,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个体的风险靠什么来管理,我们国外有一个术语叫行业标准曲线。行业标准曲线是什么?就是用一条曲线的形式描绘出30家,就是3个这个行业大的经济周期波动的那种情况。

    那么然后我们在做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我们这个数据向上离散率越高,风险越低,向下离散率越低,风险越高。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来自系统性风险,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工具是行业标准曲线的离散度。目前已经接近行业标准曲线的模型就是阿里的水文模型,水文模型积累的数据仅仅是十年的数据,基本上我们说只要积累在国外积累三十年的数据,三个行业大的数据波动,估量出这个行业中,每一家中小企业他的优劣,优劣这些用向上向下离散度表示。基本上供应链金融做这么一个交流。

    这个给一个典型供应链金融的模型,基本围绕核心企业,核心企业这边是一个端,这个端有一些采购原材料,供应产品的投资,下面是预付款的投资,后面还会拆解开,因为怕大家吃饭的时间,所以讲的快,没关系,后面用一个一个案例讲。

    那么这个是一个核心企业上一个供应链融资模型图,看不清楚我们直接进入下面这个案例。上面那些图我都他后面拆成案例,我们做的案例拆了一下。煤炭企业某点点签订煤炭供销合同这是国内非常常见的煤炭模式,所有行业得跟电子行业差不多,某互联网金融公司与电厂达成一个合作协议,这是核心企业达成一个合作协议。该电厂收到煤炭企业300万电煤后,立刻通知互联网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与供应该批煤炭企业达成一个融资服务协议这是我们互联网P2P融资协议,煤炭企业以300万应收帐款质押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平台上发标,这是质押手续。然后就发标,办完登记就发标,向分散投资人募集资金240万,质押的时候做一个八折的风险的屏蔽。三个月到期后互联网金融归四与电厂和煤炭一起协商,由电厂直接向互联网金融公司平台上的投资人进行还款。这个帐户再自动分散交付每一个投资人,一个业务流程就完成了。

    这个业务过程当中,其实风险主要是来自于电厂到期,付不付款,有些人做这个互联网+应收帐款质押向下不是一个核心企业找一个更小的企业,这个时候风险特别大。做互联网+应收帐款质押,向上找,找核心企业上游企业建立这个融资服务协议,这么去操作,这是第一个案例最简单,最常见的案例。

    后面这个案例跟韩家平老师讲的类似,现在讲互联网+保理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怎么操作,煤炭企业与某电厂签订煤炭供销合同,该煤炭企业向电厂每个月供应300万的电煤,电厂在收到煤炭的三个月内宽,某保理公司与该电厂达成合作协议,在该电厂到煤炭企业的三百万电煤后,立刻通知保理公司。保理公司与供应链该批煤炭的企业达成保理协议,保理协议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在这儿不做区分。煤炭企业将三百万应收帐款以285万的价格转让给保理公司,基本上就是使扣掉三个点,然后转让给保理公司。P2P公司与煤炭企业以及保理公司达成三方协议,以煤炭企业在P2P上发标向投资人融资,把这个保理债权,保理的债权然后保理公司有一个保理债权进行发标,保理公司给予担保,保理公司反向进行一个担保,然后应收帐款质押多了这么一个环节,其他都是一样的。使用保理这笔保理债权在平台上发标,然后由保理公司提供一个担保,融资款项流转到保理公司帐户之内,保理公司用该款项进行下一项业务。整个我们看第一个应收帐款质押是最简单的,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个保理公司,引入一个保理公司,等于增加法律有效的主体资格,增加保理公司的担保,在业务流程上。

    下一个案例,P2P票据融资案例,我是一个案例比一个案例复杂,现在做互联网+保理的业务已经开始把保理业务那个应收帐款或者说保理债权已经转换成商业票据,我们在用商业保理去做那种普通企业,普通核心企业跟银行关系大不大的企业,很多时候跟下游的核心企业协商,让下游的核心企业向上游开商业票据,拿这个商业票据再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流转这么一个操作,也同样是。

    某煤炭企业与某电厂签订煤炭供销合同,该煤炭企业向电厂每个月翁应三百万的电煤,电厂在收到煤炭支付一张三个月后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煤炭企业以该承兑汇票为质押,向互联网金融归四提出瑞子服务申请,互联网金融公司质押该承兑汇票,这就变成一个票据的质押,只是说担保的方式发生一个变化,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其实很多地方就是用了各种担保方式进行一个征信,很多情况下,特别是预防这个巴塞尔协议三规定的,首先风险信用风险,主要用担保的方式进行征信。三个月道奇后,互联网金融公司持有该承兑汇票向银行进行承兑,或者向核心企业进行成规,或者款项支付给投资人。这三个案例一一递进,你们用应收帐款质押开始做,然后再由保理公司主体参与的话,由保理公司进行担保。还可以跟下游公司关系很好,让他做票据去,商票、银票混着用都没有关系,风险我说了,本身是在核心企业系统性风险,这个供应链的系统风险,以及供应商在行业标准曲线的上下离散度,并不是在业务本身上。

    我们还要向下游的经销商做的案例,这个就用了一个钢厂的案例,某钢厂企业向采购一批冷轧钢铁,付款期限是一个月,P2P公司与刚贸企业达成融资服务协议,P2P公司指定一家仓库监管公司,冷轧钢板一入库后,P2P公司在平台上将刚贸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发标,向投资人融资,这个风险控制方法,除了系统性风险还有行业离散度,满标后,因为有现实的货物放在平台上融资,这个速度非常快,满标后款项支付给钢厂,销售该给冷轧钢板后取得现金用于向投资人还款,如果刚贸企业销售该批冷轧钢板后取得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则可以对该承兑汇票进行质押融资还清上一笔借款,我们作为下游经销商,可以用这个采购的货物进行质押融资,等货如果是卖出去以后,还有一个账期,二级经销商会有一个三个月的期限,这三个月的应收帐款我们再可以开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用这个汇票又返回上一步去,必须只介入银行的信用控制风险,如果二级经销商仍然是一个核心企业大企业就没有问题,这就是京东所做的,京东模式基本这么一个模式。原因就是2002年,我们美国合伙人在美国已经给那个上游是宏碁和富士康,中间这个经销商做此类业务,本身京东当时业务架构本身就是现在的副总裁做这个业务架构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一个案例P2P融资租赁的一个案例,我们说,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什么共享型的社会,分享经济社会,在这个情况之下,就会有一个业务特别好做融资租赁。我们把以前一个闲置的资产进行利用互联网这种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互联网金融快速款项支付交接的功能,使一个物24小时流动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共享经济的模式,就是优步,ABNB这两个公司在国内最为典型的,毫无疑问就是滴滴打车,还有什么小猪短租这些。让一个物更快速流动起来,实际上把以前那种长期租赁变成一个短租。中国融资租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持租一个是回租,国外还有按流量出租,他在远程控制用多少次了,北京大学有一个师弟搞了租自行车,从大门口到图书馆,按车轮每转几圈收租金,因为智能硬件的时代完全可以实现,按流量收费,未来动产基本上就都会通过融资租赁的形式进行一个交易,我们说共享经济时代一个很大的特点,大家已经不再强调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只要有用就是有价值,而不是所有才有价值,可能只有收藏品才有价值,其他的一切工业用品、房屋都是使用的价值。

    我们看一看融资租赁业务结合P2P怎么做,某中小企业购买一套200万的新设备,确定设备销售厂家后融资租赁公司提出租赁需求,融资租赁公司某中小企业与P2P上进行发标融资,融资租赁公司进行担保,这个款项交给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该设备,将设备销售给中小企业整个是一个这样的流程,是什么意思?有一个小企业想向上游大企业买200万的设备,这时候找一个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签完以后,融资租赁公司把这个标打到P2P平台上,如果可能是一个大标,大标法律上有操作的手段,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显示仍然是这个中小企业去融资,我们名义上中小企业融200万,要求融资租赁一台机器,就是变成一个回租的感觉,背后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操作。由谁来征信,又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可以进行旧设备的使用,这是普通人金融人替代不了功能,因为对行业,掌握那么多机器设备以后,有这个旧设备维修和再次进行使用的这么一个功能。由融资租赁公司提供担保在平台上发标,这么一个业务。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出现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你们也可以去相应看一看。

    基本上我用刚才这一段时间给大家交流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这么五种操作模式,我永安里的方式,把这五中模式内在之间的联系在什么地方也谈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点,大致的风险点在哪些地方,我的时间差不多到了,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不再做更深入地讲解了,我们有机会再进行交流,谢谢大家。

    朱柯锦:非常感谢董先生,董先生的演讲非常精彩,大家都一致强调要语速放慢一点,董先生一是不影响所有来宾现场的用餐,二是同样的时间语速快一点,讲的内容多一点,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董秀生先生,董先生精彩演讲之后今天上午的论坛峰会主旨演讲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前面5位嘉宾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演讲,同时感谢所有来宾们大家共同的参与,今天下午会议地点在钓鱼台国标准,所以请现场来宾们大家中午抓紧时间用餐,1点15分的时候在一层大门口集合。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延伸阅读:

合作专题

合作伙伴

国研智汇网 | 国研智汇网 | 商务合作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2-2020 bm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研智汇网 版权所有
未经国研智汇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国研智汇网授权法律顾问单位:北京尚高诚律师事务所 通用网址:国研智汇网
联系电话:010-60217315 监督举报电话:40006 21315 电子邮件:symsyjs@126.com
网站运营支持:北京国研智汇企业管理中心 京ICP备20200411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076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报国寺1号 邮编:100068